币圈惊天逆转!MSTR暴涨打脸香椽,ETH诡异拉升,谁在操控?

author 阅读:10 2025-05-19 16:16:34 评论:0

香椽做空MicroStrategy:一场自以为是的豪赌?

香椽的算盘:理想与现实的错位

华尔街老兵香椽(Citron Research)在2024年末祭出了一招“做空MSTR,做多BTC”的对冲策略,这本该是一场精妙的“价值回归”套利。他们的逻辑很简单:MicroStrategy(MSTR)的股价涨幅已经远远超过了比特币本身,存在巨大的泡沫,终将回归理性。然而,现实却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。半年时间过去,MSTR与BTC的价格鸿沟不仅没有缩小,反而扩大了7%。这意味着,如果香椽真的严格执行了他们的策略,那么这半年来,他们的对冲仓位已经出现了实实在在的亏损。 这不禁让人质疑:香椽的“算盘”究竟错在哪里?是对比特币的长期价值判断失误?还是对市场情绪的过度低估?亦或是对MicroStrategy这家公司的理解出现了偏差?要知道,在金融市场里,理想很丰满,现实却往往骨感。香椽的这次“豪赌”,或许正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。自诩为“空头猎手”的香椽,这次恐怕要栽在自己挖的坑里了。

MicroStrategy的“比特币银行”:溢价背后的价值重塑

杠杆叙事失效:被低估的战略价值?

提到MicroStrategy (MSTR)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“发债购币”,认为其股价溢价完全是杠杆作用的结果。诚然,MSTR通过发行债券大量买入比特币,客观上起到了杠杆放大的作用。但如果仅仅用“杠杆”来解释高达103%的比特币资产溢价率,未免过于片面。截至2025年5月12日,MSTR持有价值近600亿美元的比特币,而总负债仅为85亿美元,实际负债率不足15%。这种财务结构表明,传统的杠杆理论无法完全解释其高溢价现象。更何况,那些拿着放大几十倍杠杆的合约赌徒,又有几个能笑到最后? 我认为,MSTR的价值远不止于“杠杆炒币”。它更像是一家另类的“比特币银行”,通过战略性的囤积比特币,掌握了稀缺资源,从而获得了市场对其商业模式的估值重构。这种重构,体现在其在加密货币领域建立的先发优势,以及市场对其未来超强盈利能力的预期。

流动性溢价:稀缺性引爆的价值重估

要理解MSTR的溢价,就必须理解流动性溢价的概念。在传统的证券交易中,流动性存在显著的分层效应:买入少量股票时,成交价接近市价;但如果想收购5%以上的股份,由于市场深度不足,股价可能会大幅上涨。这种因大额交易引发的额外成本,就是流动性溢价。 如今的比特币市场,也面临着同样的流动性问题。根据Coinglass的数据,目前中心化交易所的比特币余额仅剩下217万枚。如果想要复刻一个MSTR(持有568840枚比特币),需要付出的代价将远远超过600亿美元。这不仅仅是资金的问题,更是市场根本无法提供如此大量的现货供应。 流动性溢价本质上反映了市场对比特币未来价格的预期差。从2025年4月7日至5月12日,MSTR的比特币资产溢价率从55%快速攀升至103%,这清晰地表明:市场对比特币的估值预期正在系统性上修,现货市场卖盘流动性呈现结构性紧张态势。换句话说,比特币越来越稀缺,而MSTR作为最大的“囤币巨鲸”,自然也获得了更高的溢价。

以太坊暴涨的秘密:散户狂欢还是机构阴谋?

ETF资金流出的反常现象:谁在主导行情?

2025年5月7日至5月9日,以太坊(ETH)上演了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暴涨,价格从1760美元一路狂飙至2490美元,短短三天涨幅高达40%。然而,就在这波气势如虹的行情中,以太坊ETF却出现了资金净流出,总计流出高达2000万美元。这实在是太诡异了!要知道,按照常理,价格暴涨应该会吸引大量资金涌入ETF才对,但事实却恰恰相反。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? 我认为,这种反常现象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:本轮以太坊暴涨的主要推动力,并非来自机构投资者,而是那些热衷于追涨杀跌的散户们。机构投资者通常更加稳健,更看重长期价值,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大幅买入或卖出。而散户则更容易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,往往会在价格上涨时蜂拥而至,在价格下跌时恐慌抛售。 急涨叠加散户主导,这无疑给本轮行情的持续性蒙上了一层阴影。散户的力量虽然强大,但往往缺乏理性和耐心,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。一旦市场出现回调,散户很容易出现踩踏事件,导致价格暴跌。

机构的“追涨杀跌”:历史重演还是新篇章?

事实上,机构投资者“追涨杀跌”的戏码,在金融市场上屡见不鲜。根据摩根大通的报告,2025年4月3日标普500指数暴跌5%,但散户却创纪录地净买入了45亿美元的股票和ETF。整个四月的第一周,散户净买入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00亿美元。而在更早的2025年1月至3月,散户投资者已经净买入了670亿美元的股票及ETF。 历史数据表明,尽管机构的持仓动向通常被认为更具指导意义,但很多时候,机构也会犯错。2020年3月新冠疫情爆发期间,机构投资者因恐慌性抛售导致美股四次熔断,但在4月股市大涨后,又以追高的方式大举回补仓位,完美错过了史上最快的熊市反弹。更具讽刺意味的是,根据高盛大宗经纪的数据,对冲基金在2020年3月23日市场触底当天,净卖出的规模达到了年度峰值,而散户则通过Robinhood等平台创下了单日开户记录。这简直就是一场大型的“机构被打脸”现场! 加密货币市场同样如此。2024年12月5日至2025年2月4日,以太坊在见顶回落期间,以太坊ETF累计净流入32亿美元。但随着以太坊进入新一轮下跌,抄底的机构又将以太坊ETF悉数割肉。更有意思的是,在机构割肉之后,行情却触底反弹了。这充分说明,即使是专业的机构投资者,也难免会陷入“追涨杀跌”的怪圈。

以太坊反弹:机构“认错潮”的前兆?

2025年5月14日,以太坊下跌了2.6%,但以太坊ETF却逆势流入了6300万美元。这似乎预示着,一些踏空的机构开始趁价格回调回补仓位。如果接下来的两三天内,以太坊ETF的资金净流入进一步扩大,那么机构“认错潮”或许会自此开始。当然,这仅仅是一种猜测,最终结果如何,还需要时间来验证。

Pectra升级:以太坊估值回归的催化剂?

尽管目前支撑以太坊趋势反转的逻辑仍然偏弱,但即将到来的Pectra升级,至少可以为以太坊带来基本面和资金面的改善,从而支撑其回到2800-3200美元的估值中枢。Pectra升级将带来一系列重要的改进,例如EIP-4844(Proto-Danksharding),它将显著降低Layer 2网络的交易费用,提高以太坊的可扩展性。此外,Pectra还将引入新的预编译合约,简化开发流程,提升智能合约的效率。

从资金面来看,Pectra升级有望重新点燃市场对以太坊的信心,吸引更多资金流入。一旦升级成功,以太坊的价值将得到进一步巩固,其在区块链领域的地位也将更加稳固。因此,对于那些成本在2800美元以下的投资者来说,从中长期来看,被套牢的可能性极低。当然,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即使看好以太坊的未来,也需要做好风险管理,避免盲目跟风。

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。
声明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发表评论
搜索
排行榜